职位信息
教研系列岗位,承担教学科研工作
1.肿瘤生物学、系统生物学、免疫学和免疫工程、生物医学大数据和精准医疗、干细胞和组织工程、生物材料、纳米医学与药物递送、生物医学影像和分子影像、医疗器械监管科学等相关研究领域
2.机器人学、智能制造、智能技术、计算机科学、软件工程、电子工程、自动化工程、先进制造、高端装备相关的基础研究及应用研究各领域
3.毫米波/射频/模拟集成电路设计、混合数字/模拟集成电路设计、毫米波雷达天线设计、人工智能边缘计算、智能传感器、集成电路封装与可靠性、高精度EDA软件仿真设计等领域
4.人工智能、机器学习、模式识别;数据挖掘、大数据计算及平台数据安全;神经科学、计算脑科学、感知与认知智能;人机交互;智能柔性电子、可穿戴计算等相关基础研究及应用研究领域
5.海洋工程、船舶工程、物理海洋学、智能海洋装备及自动控制工程、水下通讯遥感技术、海洋新能源开发与利用以及其他相关专业
6.生物统计、精准医学、组织工程、生物力学、人工智能、运动医学、康复医学、分子生物学、生物信息学等
7.材料、化学、生物、物理相关方向及交叉前沿领域;电子晶体学、四维透射电子显微学、原位透射电子显微学、超快电子显微学、电子能量损失谱学等
公司简介
华南理工大学地处广州——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,是直属教育部的全国重点大学,办学源远流长,最早可溯源至1918年成立的广东省立第一甲种工业学校(世称“红色甲工”)。建国以来,我们:1952年,成为新中国“四大工学院”之一;1960年,成为全国重点大学;1981年获得了首批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权;1995年,进入了211工程;2001年,进入了985工程;2017年,成为“双一流”建设A类高校。目前稳居软科“世界大学学术排名”前150强。
百年办学征程,华南理工大学挺立时代潮头,以学科建设为龙头推动一流大学建设。现有:35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,3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,7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,3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。
学校瞄准世界科学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,按照“提升内涵、彰显特色、融合发展”的思路,优化调整学科结构,加快推进新工科、新文科、新医科、新农科建设,特别是抓住部省市校四方共建广州国际校区建设契机,新成立前沿软物质学院、集成电路学院等7个新工科学院,主动布局与未来制造、未来信息、未来材料等六大未来产业相关的新工科,获批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交叉学科,自主审核增列智能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交叉学科,以工为主、理工见长、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学科生态体系进一步完善。
学校深入实施“优势学科攀登行动”,强化化学、材料科学与工程、轻工技术与工程、食品科学与工程4个“双一流”建设学科引领,着力打造先进材料、绿色造纸、食品生物、绿色化工、智能制造、能源环境、智能建造、经济管理等优势特色学科群,现已发展成为以工见长,理工医结合,管、经、文、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,工程学迈入ESI全球排名前万分之一(广东省唯一),5个学科进入前千分之一,16个学科进入前百分之一。
学校以雄厚的原始科研创新能力推动一流大学建设,建有:30个国家级科研平台,249个部省级科研平台。数量位居全国高校前列、广东高校首位,且均对博士后开放!
2009年以来,以第一专利权人获中国专利奖数量排名全国高校第一!
展开更多

联系我们
广州:广州天河区天河路
198号南方精典大厦6楼
番禺:广州市番禺区市桥桥
兴大道10号番禺人才二楼招
聘大厅(市桥汽车站西门旁)